•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荔园资讯 > 荔园新闻
荔园新闻

胜日寻芳,智慧共享

发布时间:2019-04-11阅读次数:字体:[] [] []

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16.jpg

你好,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人觉得精神抖擞,充满希望。春天是古人诗句中最美好的时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如此魅力非凡的春季,怎能不让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呢?
       学前部新学期的教学活动即将以“春天”为主题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最适合孩子?什么样的活动最能体现春天的魅力?什么样的活动能为孩子提供最新鲜的经验?为了充分挖掘“春天”这一主题,2月27日晚,学前部的老师们率先通过“世界咖啡”的形式进行了体验式集体教研,一起寻找“春天”在哪里。



01抛出问题
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03.jpg
教研开始,徐佳丽老师抛出了三个问题,聚焦本次讨论。
1.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考虑到教学的哪些层面?
2.在这一主题中,可以挖掘的学校、家庭、社区、自然等资源都有哪些?
3.如何让教育内容用最适宜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



02头脑风暴
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05.jpg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07.jpg
       带着问题,老师们开始了第一轮的讨论,每个班的三位教师都在认真、积极地交流。十五分钟后,“世界咖啡”开始了。老师们可以离开自己的小组,到其他小组“喝喝咖啡取取经”,看看别人是如何想如何做的。通过两轮“组内讨论、交流分享”的烧脑大战,各小组的主题计划逐渐完善,由原先注重教学、环境两个点,拓展到家园合作、游戏、节日、生活活动等多个层面。



03成果绘制
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09.jpg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11.jpg
       激烈的讨论、争辩、交流,让老师们的思维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和碰撞,她们越讨论越兴奋,想法和灵感不停地冒出来,夜幕降临,“喝咖啡”的时间即将结束,但老师们却都不肯停笔。



04成果汇报
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13.jpg微信图片_20190411191715.jpg
       在最后的成果汇报环节,每个小组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成果,看着老师们闪亮的眼神,听着她们充满激情的诉说,大家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春天里孩子们自主探索、积累经验、发展认知的快乐身影。
       徐佳丽老师对各组汇报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的教研成果像一棵大树,树根是孩子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树长出的枝干就是教师们想到的不同主题层面,每个层面又有精细的小分支;大树下飘落出不同形状的叶子是每个班的“特色”和“亮点”活动,和而不同,多姿多彩。



05分享总结
       汇报结束后,老师们意犹未尽,继续分享总结。小三班的伍世有老师说到,自己到其他几个小组“喝了咖啡”,收获特别大,能学到别人的优点,也能反思自己的不足。
       最后,杨一村园长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她说,通过教研活动,我们看到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教师的重要性,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技能,更要注重综合素养。希望老师们在挖掘主题内容时,不拘一格,大胆假设,把主题活动做得更加深入;同时,计划做好后要认真开展实施,还要跟随班级情况不断调整,真正把主题活动做得扎实。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老师和孩子们也都是春天里的小娃娃,不断汲取,不断生长,期待着他们在精彩的“春天”主题活动里大展拳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