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坛,第六届全国语文模块课程·专题学习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共同体活动于2019年11月29-30日,在珠海举行。我校有四位语文老师有幸参加这场语文教育的饕餮盛宴。
11月29日下午14点30分,由谭文明主持开幕式,郑国民教授、向杰主任等六位专家分别致辞,祝愿在亚洲最美山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论坛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是三场专家讲座。郑国民教授的《整本书教学的进展与挑战》,对语文教学单篇的反思、现实样态、面对的困境进行了详细而透彻的分析。他提出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观、语文教学任务、学习目标与内容及教学提示,给语文老师们具体的方向和指导,让人受益匪浅。
赵宁宁副教授的《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高考设计理念》,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于课程标准的中高考命题、未来趋势三方面阐述。以中高考试卷为例,未来语文学科素养的考核要立足侧重文化目标、深度挖掘审美目标、未来导向思维目标、综合考核语言目标。从改革方向落地到中高考题目,深得一线语文老师的心。
李利博士《在语文学习中教批判性思维》的讲座中指出,高阶思维能力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上至关重要,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合作能力。老师应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她不仅提出了理论,而且给到老师们具体的教学方法。理论+实操,给了一线老师们很大的启示。
专家讲座结束后,是主题分享--《一位全国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金英华老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坚守信念、内修功力、抓住机会、外联团队。分享的最后,她祝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所有人,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一个教师,享受做一个教师的幸福。现场聆听的老师们热泪盈眶。
之后,由华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副教授周小蓬做点评。她说老师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标准,让课程标准在课堂实施中表格化、具体化。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高考改革会带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11月30日上午,陈恒舒博士分享了《今天,我们怎样备战高考语文》。陈教授多年来参与高考语文学科备考、阅卷工作,深入剖析了高考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高考备考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效备考的建议。陈教授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病句修改等题型入手,给到了详细的教学、备考方法。陈教授总结说,书读的越多越好,技巧越简单越好,先让学生努力做一个好的阅读者、写作者、思考者,然后再应对高考、超越高考。
接下来,由北京语文学科带头人闫存讲解《基于标准的语文项目式学习》。闫老师提出,从单篇教学到专题教学,改变以教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学习,而任务群教学,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可见的语文学习,要确定目标、设置任务情景、提供学习资源、给到工具支持、做好量规监控。闫老师举了整本书阅读、深度阅读、学生出书等教学案例,为在场的老师们打开了项目式学习的一扇大门。
11月30日下午,首先由祝新华博士分享了《国际性中国语文教育与评估的实证研究》,以口语互动、综合语文(写作)为例,探讨如何重视文献述评、实证数据分析,为我们语文课程、教育与评估改革实践服务。
其次,由张秋玲教授做点评。张教授说,在教学中,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我们努力的方向就在哪里,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维度呈现。一线老师有负丰富的资源,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能给老师们启发。
专家讲座结束后,我校参会老师分别参加了工作坊三--基于思维发展的中考命题和工作坊六--基于思维发展的高考命题的学习。
工作坊三是由王漫副教授和名师赵岩共同讲解如何从思维发展上把握教学、应对中考、超越中考。王教授指出,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很重要,列举了北京、广州地区的中考卷,给到老师们直观的中考题改革的感受。
工作坊六--基于思维发展的高考命题的学习由赵宁宁教授和沈静共同主持。沈静围绕着高考语文试卷的思维层级给大家介绍了SOLO理论,并结合2019年的高考试题《理水》来分析如何运用SOLO理论。最后还要求参与工作坊活动的老师利用SOLO思维结构,以《理水》为文本,针对学生答题所体现的思维层级,重新命制试题,以此来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命题活动中,老师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
参加本次论坛,收获满满。学无止境,内修功力,感受了中学语文最强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砥砺自我,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