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广实初二语文备组
读书分享会
转眼间已是九月底,在初秋的温柔时光里,初二语文备组的老师们
卸下繁重的工作,共同在初二一楼会议室开始了本学期第一次读书分享会。
01
黄君翼老师分享《九篇雪》
《九篇雪》是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的片段集,通过一组组活生生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她眼里的阿勒泰生活面貌。
从李娟身上,我想到我们班一个家长,朋友圈里皆是孩子在草地野餐、在湖边放风筝的身影……他的孩子,成绩虽一般,却文采斐然。联系起来,我更加确认,辽阔的天地更能让人体悟生活,滋养人的灵魂。在我的教学中,如能利用这份原生态的力量,是否也会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呢?
▲黄君翼老师
02
刘潜楠老师分享《三体》
《三体》是一本能够让人站在更高的维度角度去思考“道”的书。暑假再读,最触动我的是1379号三体星人在向星球首领阐述自己向地球发出警示的心路历程时,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文学、文化对于人类的意义:人并非是高效的机器,更多地也需要一些情感的寄托。而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帮助学生寻找这一寄托。
03
金凤老师分享《名作细读》
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让我再次深思:语文教师应该关注“教什么”胜过“怎么教”。孙老师的多元解读其实是一元解读,这种解读的路径可以通过还原法、比较法、矛盾分析法等实现。文本的参照系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有解读思维的常规与创新之别。用常规的思维解读超常规的文本,肯定是无法找到可比性的。因此,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抽象水平。该书不仅展示了孙老师高超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值得一读再读。
▲金凤老师
04
黄志云老师分享《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一本值得我们静下来心阅读的书。在书中,梭罗告诉我们那个经历过工业革命后的欣欣向荣的美国,电力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便捷之下,人们的生活却变得无聊。这何尝不像是现代生活的我们,我们自认为在使用工具,实际上却被工具所绑架了。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要像梭罗一样,抽离其中,真真切切的明白自己的所需所想。放下手机,在生活的裹挟中,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并忠于自己。